37号文登记股权激励:企业如何合规操作?
近年来,股权激励已成为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在中国,股权激励的发展也越来越成熟。为了规范股权激励的管理,中国证监会于2016年发布了《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并于2018年发布了《关于规范股权激励行为若干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37号文”)。本文将重点介绍37号文中的股权激励登记制度。
一、股权激励登记制度的背景
在股权激励的实施过程中,股权激励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行权等环节都需要进行登记备案。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统一的登记机构和标准,导致登记备案的质量和效率参差不齐,也给企业带来了不小的风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37号文提出了股权激励登记制度。
二、股权激励登记制度的适用范围
根据37号文的规定,股权激励登记制度适用于以下情况:
1.股权激励计划涉及的股票在公开发行的公司中占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10%的;
2.股权激励计划涉及的股票在非公开发行的公司中占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30%的;
3.股权激励计划涉及的股票在境外上市的公司中占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10%的。
三、股权激励登记制度的操作流程
1.登记备案申请
企业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前,应向登记机构提交登记备案申请。登记备案申请应包括以下内容:
(1)股权激励计划的基本情况,包括计划名称、实施对象、实施方式、实施期限等;
(2)股权激励计划的股票数量、比例、来源等;
(3)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条件、行权条件等;
(4)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效果、风险等。
2.登记备案审核
登记机构应在收到登记备案申请后,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
(1)股权激励计划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2)股权激励计划是否符合公司章程、股东大会决议等规定;
(3)股权激励计划是否存在重大风险;
(4)其他需要审核的事项。
3.登记备案公告
登记机构应在审核通过后,对登记备案事项进行公告。公告内容应包括:
(1)股权激励计划的基本情况;
(2)股权激励计划的股票数量、比例、来源等;
(3)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条件、行权条件等;
(4)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效果、风险等。
4.登记备案证明
登记机构应在公告后,向企业颁发登记备案证明。登记备案证明应包括:
(1)股权激励计划的基本情况;
(2)股权激励计划的股票数量、比例、来源等;
(3)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条件、行权条件等;
(4)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效果、风险等。
四、股权激励登记制度的注意事项
1.登记备案申请应提前提交,以免影响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
2.登记备案申请材料应真实、准确、完整,否则可能会被登记机构驳回。
3.企业应按照登记备案证明的内容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否则可能会被追究法律责任。
4.企业应定期更新股权激励计划的登记备案信息,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总之,股权激励登记制度的实施,有助于规范股权激励的管理,提高登记备案的质量和效率,降低企业的风险。企业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时,应严格遵守37号文的规定,合规操作,以确保股权激励计划的顺利实施。